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(以下简称《人间》)带着争议在央视首播,它曾作为央视开年大戏又在开播前几天突然被换掉,半年后又被破例地享受了在CCTV-1和CCTV-8双播的优待,原因众说纷纭。外界舆论的种种猜测都指向一个人——导演张黎。
从冯小刚的摄影师转向独立导演,张黎的每部电视剧作品都带有大情怀,表达着知识阶层对国家、社会的责任感与期许,却也因曲高和寡而命运多折。《走向共和》轰动一时;《大明王朝1566》是一部淡化情感故事的纯男人戏,严重流失女性观众,遭遇收视滑铁卢;《中国往事》展现中国人内心的不安分,大量的不靠语言展现的心理戏,显得晦涩难懂。眼下的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虽然充实了情感故事,但从反馈看,张黎省略掉部分关于历史背景的交代,又造成了普通观众的理解障碍。尽管有时曲高和寡,但张黎作品从未在品质上被质疑,被否定,他自谦是剧本的翻译者,精心地设计每个镜头的拍摄方式,连贯成饱含情感的精致画面,这样的作品是足以代表当今中国电视剧的高水准之作。
理想主义强大无比
记者:您以往的历史剧作品中,主角几乎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,为什么《人间》中的人物和人物关系选择虚构?
张黎:因为没有一个人物可以囊括这么长的历史,涉及这么多方面。其实剧中的瞿恩代表早期的共产党人,他们完全是出于理想,是在理念和信仰支撑下的纯粹的共产党人。杨立青也是很多共产党人的集合体,“四一二”是国共两党的分水岭,在那种恶劣情况下,杨立青选择了坚守到底,他的行为,历史上很多人有过,他是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共产党人的集合体。
记者:和杨立青相比,瞿恩是个挺新鲜的人物,他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导师,博学、有教养、理性、温和、浪漫,尤其在逆境时仍平静坚守理想……几乎所有的美德都集于一身,堪称完人,这是不是有点戏剧性的完美?
张黎:瞿恩是一个布道者,为信仰而活着。现代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,但在那个年代,革命就是爱情,像对恋人一样,是需要狂热的,一旦确立了信仰,真的是特别纯粹。现代的年轻人,我叫你们“年轻的老人”,你们在情感中附加了太多的东西,甚至不能体会到爱情的狂热了。
记者:看完这部戏,感觉到共产党人有强大信仰支持,而国民党很实用主义,是这么理解的吗?
张黎:历史无数次的证明,理想主义的东西强大无比,理想有了,信仰确立了,没有人能打败你,这不光是中国,美国的建立也是信仰先建立起来的。国民党本来是有信仰的,但在27年以后走偏了,走向独裁,到最后三民主义形同虚设,变成了对个人的效忠。
拍历史剧不为怀旧
记者:您产量很低,每部作品的题材都精心挑选,拍《人间》是怎样的初衷?
张黎:我们都是在教科书里了解这段历史,白纸黑字,年代事件,但不涉及人类情感。历史是真实存在的,直到今天,我们仍被历史所影响。我只是想通过这部戏还原那个时代的一个状态,另外还有一点,是要让原来在教科书上比较生涩的东西变得人物化,
杨立青化、瞿恩化,情节是虚构的,人物是演绎的,但展现出历史背景下的内在精神是真实存在的。就这么简单,看过电视剧,观众自然会有各自的感受。
记者:您认为《人间》是主旋律作品吗?
张黎:我认为是。主旋律的定义应该再宽泛一点,凡是反映国家、民族主流价值观的作品都应该算是主旋律作品。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发帖说,看完《人间》反思自己,“我真正的理想是什么呢?有没有达成?”我觉得这挺好的,我们用电视剧的方式反观历史人物、事件,观众能有一点点的触动,我已经很知足了。会上网发帖的人应该都是年轻人吧,我恐怕,现在很多孩子脑子里早没这根弦了,看完电视剧,他们能再想到理想与信仰,真的不错了。
我没找到今天的舞台
记者:您为什么总爱在历史里打转,而不拍现实题材作品呢?直接描写现实生活显然比借古喻今来得明确、直接。
张黎:不是不拍,可别瞎写哦。现实题材剧里,我比较喜欢杨亚洲的作品,他对人物情感刻画的细腻程度在国内是很难有人可以比得过的。我们是应该注重当代人的现实感受。其实,这类的电影也应该成为主流,而不是《叶问》、《投名状》这些。今年日本有个片子叫《东京奏鸣曲》非常棒,讲的是小人物,就是男主人公失业以后全家人怎么一起应对,很温馨。
记者:美国电视剧大部分是现实题材,里面都有很明确的主题,宣扬仁爱、正直、善良、公平……这些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流价值观,可以被任何层次的观众所理解的。您拍历史剧,起点很高,没有足够历史知识积淀的观众就觉得晦涩,多可惜?中国古代历史,又常被解读成权谋、权术。
张黎:毕竟是戏,戏一定要找到一个大的背景,历史是一个大舞台……可能我没找到今天的舞台吧,我觉得当今中国的价值观是混乱的,也没遇到让我为之心动的题材。现实题材也可以拍,正在准备一部,以医改为大背景的。
本报记者 金力维J187